家长会家长发言稿
在不断进步的时代,发言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,发言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。你所见过的发言稿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会家长发言稿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各位家长朋友们:
大家下午好!
首先我要感谢郑老师给我这么一个机会,与大家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心得。和在座很多家长比,我觉得自己做的并不好,更谈不上有好的教育方法。
孩子进入试验初中这一年变化非常大,开朗自信、能力变强,这些归功于学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。作为家长,我想,我们更有责任、更应该努力做好家庭教育。
小升初时,很多家长都为孩子选择名校,觉得孩子进了名校前景就会变得一片光明,有位朋友曾经这样给我说:你一定要给孩子选择有名望的学校,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我问他:如果进了名校,孩子达不到你的预期效果呢?他说:那孩子以后也不能抱怨我,因为我给他提供了最好的条件。
什么样的条件是最好的条件呢?我认为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。康表姐是实验初中第一届毕业生,她在这儿上学时就经常给我们讲,这儿的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负责任,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,老师和同学能像朋友一样相处……那时候,我和康就很向往,在中国当前的“应试教育”体制下,我们仍然希望孩子能有个轻松的学习氛围,能快乐的学习。
刚开始招生时,这个学校生源并不好,大家都觉得是个新学校,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较弱,但事实证明他们那届毕业生升学率很高,各科平均分在全市均居第一位,康表姐也顺利考进育才科技班。由一个不知名的学校到取得骄人的成绩,我们能想到,老师们洒下了多少汗水,付出了多少心血。
从康这一年表现,我觉得这是我在他成长中做出最正确的选择。有个同事孩子也在这儿上学,但孩子表现不算理想,一次和他妈妈交流,同事说:这里的老师比较年轻,教孩子还是没有那些名校老师有经验。我问原因,她说:孩子经常漏抄作业,少做了她不知道,老师最好每天能给孩子检查一下抄作业的本子,这样他就不敢漏抄了。她叹了口气说:老师经常给我打电话,三天两头叫家长,叫我有什么用?我说了孩子也不听,我也是没办法啊。
试验初中家庭作业老师做到全批,对不能辅导孩子功课的家长,我觉得是顶好的一件事情,老师给批改,知道学生哪里没弄明白,再集中讲解,这对孩子学习提高很重要。作为家长,我们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都推给老师。对自己孩子出现的.一些异常状况,家长应该主动采取一些措施,比如给老师或者同学联系核实一下每天作业,而不是期望通过老师来改变自己的孩子。老师主动找家长沟通,说明对你的孩子负责任,如果老师对你的孩子不闻不问,我觉得倒是家长应该担心的问题了。
学校教育对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,孩子的表现不同应该归结于每个孩子成长环境、家庭教育的不同。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,时刻提醒自己是孩子的表率,给孩子正确的引导,在孩子面前谈话时不要否定哪一位老师,如果你对哪科老师有不同意见或建议,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交流,当着孩子面说老师不好,结果只会让你的孩子更反感老师,他变得更加不喜欢学这门课。对孩子有害无益。
上了初中的孩子,家长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:孩子不如以前听话了,和他说话,他也爱理不理,变得有些自大,自以为是,不好沟通了。青春期孩子有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。
和青春期孩子沟通时应该注意自己的方法,少些指责,不要张口就说: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?你必须怎么样怎么样?人家孩子怎么样怎么样?和孩子沟通多用我讯息,少用你讯息,多用第一人称,少用第二人称。不要只凭家长感觉和经验,应避开对孩子的评价和判断,孩子较容易接受和改变。
当孩子有情绪时,家长要学会倾听,倾听什么呢?事实加感受,倾听之前一定要闭嘴。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,通过他的兴趣和爱好,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。有的孩子的爱好会遭到家长的反对,造成亲子关系紧张,甚至发生冲突,但真正聪明的家长会利用孩子的爱好拉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,有时候大声喝斥看不到效果。
看孩子喜欢的书,玩孩子喜欢的游戏,听孩子爱听的歌,看他喜欢的节目,孩子觉得你和他有共同的兴趣点,他也会和你产生更多的共识,从而认同你的观点,乐于服从你的安排。和孩子最亲密的那个人,往往也是和孩子相处最多,交流最多的人,而孩子,也愿意把心事告诉你。
现在,网络对孩子影响很大,上网玩游戏,QQ聊天等等,可能班上有很大一部分孩子都具备手机,给孩子买手机最初目的,是为了联系方便。但孩子一旦上网,家长慢慢就会发现手机网络给孩子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,康曾给我抱怨过,他是班里没手机的孩子为数不多中一个,我开玩笑给他说,所以你也是表现好的学生。
他喜欢玩游戏,我给他规定只有周末可以玩,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。在他做完自己该做的事情,我的手机可以借给他支配,我会适时推荐一些好的视频,朋友圈转的一些好的文章给他看。孩子自己有手机,家长不好控制,借来的手机有个归属感的问题,用别人的东西始终不是那么理直气壮,每次都要征得我的同意,慢慢也就减少了使用次数。
家长不光要正确引导孩子运用网络,更要做出表率。前些天听一个家庭教育讲座,讲一个小哲理,老师说:“请在座家长抚摸你的下颚”,很多家长把手放到下巴上,抬头却看着老师是把手放在额头上,又赶紧挪到额头上,老师抚摸着额头又说一遍”请抚摸你的下颚”。家长还是坚决把手放在额头上,老师问:是不是觉得说抵不过做呢?你对孩子说多少遍是不是都没有你怎么做重要?你在看电视上网玩手机,却要求孩子怎样怎样?孩子能做到吗?
最后说说孩子成绩的问题,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家长会觉得开心,孩子暑假过得特别轻松,没取得好的成绩家长可能时不时就会抱怨,说一些伤孩子自尊的话。有家长说:期中期末考完,都是孩子放假的时间,带孩子回家或者会朋友,亲戚朋友问起,孩子考好了觉得很有面子。
家长过分重视期中期末孩子的成绩,有的就是虚荣心作怪。这种不良的心理会让孩子背负考试的压力。考试不是检验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,在当前教育体制下,考试是对学生必不可少的检验手段。老师可以从考试中掌握班里孩子的学习情况,家长也可以从孩子试卷中分析出孩子学习上的问题。
我觉得平时测验可能比期末更能准确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成果,每单元结束后都会有个单元检测,让孩子对该单元的知识作个归纳复习,这样的单元检测最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孩子本阶段的学习情况,如果孩子该单元成绩不理想,就要分析孩子哪里没弄懂,并进行针对性辅导,若错过这一时间,孩子又进入了下一单元学习,就可能遗留一些问题,只有平时基础打好了,期末才能取得好成绩。
我对康曾经犯过错误就是对孩子赞扬少,有时候对他取得的成绩明明很高兴,可总怕表现的太高兴或者太满意会让他骄傲,所以每次总能找出他不足的地方。可能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信奉“赞美会导致骄傲,骄傲会使人落后”“批评才能使人进步”的文化观念和准则。不会在别人面前称赞自己家的孩子,经常的做法是在别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,因为这是谦卑的表现,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或者社交上的安全策略。
所以,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,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,父母却说:你看人家某某,这次进步很大,孩子如果考了95分,父母会说:你好好想想,那5分丢在了什么地方……
这是一种绞尽脑汁使人自卑的教育。我们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。尤其是孩子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,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,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。如果父母经常肯定和赞赏孩子,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,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。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父母对他的训斥、挑剔、责备甚至挖苦,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,什么都做不好,就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。
每个孩子个性状况不同,家庭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,生搬硬套也会有不适之处,每个父母都是在摸索中前行。
没有哪一本书或者哪一场讲座可以完全指导家长教育好孩子,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,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也不同。但是家长可以从别人的故事中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启示,哪怕只是一句话,一个小方法,因为很多教育观念的改变往往就来自于一句话,一句哲理或者一个小故事。
孩子成长路上一定少不了父母用心的呵护,有效的沟通和理解。如果我们能在繁忙的事务中多抽出来点时间关心孩子,孩子的人生就可能变得不一样。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